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71430

宋以降胶州湾的海岸演变——兼论番薯种植所产生的影响

王保宁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文章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海水动力学的方法“复原”了历史时期胶州湾海岸演变情况。研究表明,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胶州湾的三条海岸在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海岸变迁状态。研究发现,清同治之前,胶州湾海岸发育缓慢;同治之后,海岸淤涨速度加快。同治之后,胶州湾海岸线变迁速度加快与番薯在这一地区的广泛种植有很大的关系。番薯的自然属性使人类开发山地和丘陵地的能力增强。山地和丘陵地的大规模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加剧了胶州湾海岸的淤积。番薯种植在各县呈现不同的分布景观。各县番薯种植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对胶州湾的海岸变迁产生了不同的作用。番薯在大沽河上游的招远县和小沽河上游的掖县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很低。掖县和招远县的番薯种植对胶州湾海岸变迁加速的影响很小。高密地处平原,经济作物发达,因而番薯种植面积很小,但亩产量却很高,番薯在高密呈现零散点状分布的景观。这样的分布状态不会对胶州湾的海岸变迁产生太大的影响。莱阳和平度两县的山地丘陵地带处于沽河流域的中游区域。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土壤使得番薯在这两个县的种植面积非常大,呈现出山地丘陵地大规模种植的景观。番薯在这两个县的大规模种植加快了山地丘陵地水土流失的速度。大量泥沙随大沽河、小沽河注入胶州湾,加速了海岸线的变迁。莱阳和平度低山丘陵区的大规模番薯种植是造成清同治后胶州湾北海岸发育明显的主要原因。番薯在胶州呈现南部密集种植、北部零散分布的地域特征。南部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带,是洋河流域的所在地。番薯在这一地区的种植致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快了胶州湾西海岸的发育速度。番薯出现后,即墨南部低山丘陵地带得到大规模开垦。番薯种植所造成的泥沙随白沙河、李村河、墨水河等流入胶州湾,造成海岸发育明显。这些河流较短、流域面积不大,因而使得胶州湾东海岸虽然发育明显,但却没有像西北海岸那样剧烈。各县番薯的不同分布景观反映了各地不同的自然差异。

胶州湾;海岸演变;番薯种植;历史地理学;海水动力学;水土流失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学

孙立新

2007

中文

P737.17;S157.2

57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