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是社会和谐、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根据水利部“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新农村水利建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完成上述目标,扩大全国水利投资的规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仍显滞后和不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关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投资需求增大和建设资金匮乏的突出矛盾已经直接导致了水利投资增长幅度下降,建设进度下滑的紧张趋势。因而,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设法拓宽投融资渠道,使更多的政府以外资本参与到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中来,并提高其运作效率。近年来,国外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地采用了PPP模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对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提高运营效率具有很强的启示和示范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将PPP模式运用于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其融资规模,提高运营效率的问题。
首先,文章在搜集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PPP模式的兴起、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对PPP模式的定义、特点、基本结构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其次,文章将我国水利产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PPP模式的内在优势相对比,分析了PPP模式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必要性,并在得出必要性结论的基础上,紧接着分析了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采用PPP融资模式的现实可行性。再次,文章把PPP模式的基本运作目标和思路与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从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具体运作程序,且进一步探讨了PPP模式下的风险类别、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析、风险分配和风险管理,总结出了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最后,以以上内容为基础,文章提出了将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并对今后其发展的状况和理论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可以看出,本文把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旌建设,一方面,打破了制约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最主要的“瓶颈”——以财政投资为主的单一的投融资体制,拓宽了水利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来源和渠道;另一方面,打破了PPP模式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即把PPP模式运用到了我国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开辟了PPP模式应用的新领域。其意义在于既可以有效减轻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压力,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营服务水平与效率,又可以促进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内在优势;前补偿模式;后补偿模式;风险分析;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模;融资模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金融学
纪建悦
2007
中文
F284;F224.0
56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