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71126

神学与非神学翻译—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圣经》翻译研究

任笑川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圣经》在人类文明史上至少占有蹲个世界之最: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根据联合圣经公会的提供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圣经》(或其部分经卷)已被译成2426种文字或方言。现在每年发行数千万册,有时逾亿册,总发行量难以估算。《圣经》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宗教领域外,已渗透到政治、哲学、道德、史学、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由于多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对《圣经》的认识存在许多隔膜。与西方相比,我们的研究明显滞后。其中,从20世纪40年代未到70年代后期,圣经研究在中国大陆一直是学术禁区,谈“经"色变。最近30年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圣经》的首要属性是宗教性,但对中国学术界而言,主要是从文化角度着手,从事圣经文学研究。 本文拟对圣经翻译史的脉络加以梳理和总结,探究其翻译特点;分析不同译本的翻译原则体现出《圣经》翻译中神学翻译与非神学翻译并存的现实,尤其是神学翻译与非神学翻译的分野、发展趋势、原因。从马丁·路得和尤金·奈达的主观努力可以看出,“读者反应论”贯穿在圣经翻译历史中。最后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归纳法和一定的定量分析。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圣经翻译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从不同的角度涉足这一正处于新生儿期的研究领域,努力挖掘隐藏在里面无尽的宝藏,使我们翻译领域的研究更宽广深厚。 本文共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序论介绍学术界圣经翻译研究的现状,导入本文研究的问题,阐明其研究价值并介绍本文的总体结构。第二章梳理圣经翻译的历史,围绕《圣经》译本比较展开综述,并且介绍读者反应理论及动态对等在圣经翻译中的应用。第三章分析圣经翻译原则和特点,以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为个案研究。第四章阐述神学翻译非神学翻译和当代圣经翻译的两种趋势。第五章在总结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通过梳理圣经翻译历史,发现在马丁·路德以前圣经翻译均以神学翻译的面孔登场,翻译家面对神圣之言,态度敬虔谨慎,惟恐背离《圣经》本意,翻译力求“形式对等”忠于圣经文本。从马丁·路德开始,翻译注重读者的反应,强调用读者理解的语言翻译,翻译手法采用意译,以实现让读者完全看懂译文的目的,从而抓住《圣经》的“精神实质”。神学翻译非神学翻译并存的局面从此展开,到二十世纪后半期,奈达提倡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圣经翻译,非神学翻译渐成主流。在中国神学翻译仍稳稳占据首要地位。不同的翻译策略受圣经文本观、主流意识形态、译者对圣经的态度影响,反之又决定译本的文化功能和文学读本地位。圣经翻译大致分成神学翻译与非神学翻译,非神学翻译走到极端就成了文学翻译,使圣经译本实现“文学化”,因为圣经翻译的两大主流除了宗教用途就是文学用途。当然宗教性是《圣经》的首要属性。第五章在总结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圣经》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不同文化功能(神学经典、文学经典、文化读本)。

《圣经》;读者反应;神学翻译;非神学翻译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任东升

2007

中文

B971;H059

81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