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70896

志愿组织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以青岛奥帆赛为例

尹纳新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志愿服务体现了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是个人参与社会、实现自我的有效方式;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志愿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效用,其发展状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国民素质水平。目前许多国家已将激励机制广泛应用到志愿组织管理当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筑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志愿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正大幅提升,它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志愿组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让它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志愿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组织的一种存在形式,志愿组织同样有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这就要通过志愿组织的“员工”即志愿者来实现。和企业管理一样,采取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方式之一。 激励是一种使人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人是激励过程的主体,了解人的动机和需求是设计激励机制的前提,因此研究并分析志愿者需求成为制定志愿组织激励机制的关键步骤。 本文首先简述激励理论的发展和主要流派,论证激励机制在志愿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志愿者和付薪员工在需求上的差异,指出针对这两种类型人的激励机制也有很大区别。 然后列示对青岛地区部分帆船赛志愿者进行的志愿服务需求调查结果,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论证分析,利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研究分析结果,归纳出影响志愿服务的主要激励因素,得出结论即志愿组织激励机制由阶段性激励因素和全过程激励因素构成。其中阶段性激励因素包括: 1)招募阶段的安全和尊重需要; 2)培训阶段的安全需要; 3)服务初始阶段的安全与社会需要; 4)服务中期的社会和尊重需要; 5)服务结束的社会和自我实现需要. 全过程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激励、民主激励和精神激励。 本文激励机制设计指导思想是:满足需要能够产生激励,有效激励能够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也就是说满足需要即激励因素得以实现与提高志愿服务绩效呈正相关。据此设计出基于志愿组织管理的激励机制模型。 本文最后根据模型制定了用于满足志愿者阶段性和全过程激励因素的志愿组织激励机制。并将该机制应用到即将举行的2008青岛奥帆赛的志愿组织管理中,在提出具有共性的志愿者激励措施的同时,特别针对青岛奥帆赛志愿服务工作特点提出它异于普通志愿者的需求特殊性,从而设计出适用于2008青岛奥帆赛的志愿组织激励机制。

志愿组织;激励机制;志愿服务;社会治理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工商管理

姜忠辉

2007

中文

F272.92

33

2007-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