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w003447

会话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与传统幽默理论分析

窦海鹏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该文从关联理论的科学的交际推理观、动态语境观和关联性原理出发,分析了会话幽默的认知机制(或产生机制),并指出话语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巨大差异给听话人造成的心理刺激是幽默效果的根本来源.作者也发现SD模式中总结出的两种冲突有重叠的情况.这是由于Ritchie脱离了语境孤立地看待话语的意义.文章进一步总结了会话幽默中含有笑料的一句话在前面所有铺垫话话的旧语境中通常可能产生的语境效果.最后,通过关联理论与其他传统幽默理论——缓释理论和优势理论的结合,作者又讨论了会话幽默的制笑机制和说话人(或叙述人)制造会话幽默的动机.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幽默的定义、分类、幽默研究和理论成果的概况,并对语用学的发展做了概述.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关联理论和Ritchie的SD模式.第三部分用关联理论分析了会话幽默产生的原因,指出最大、最佳关联的反差导致幽默效果,具体体现为听话人认知环境的急剧变化.作者认为,会话幽默中含有笑料的话语的语境效果必然包括删除某个旧的语境假设,可能包括对某个扩展的假设的加强,也可能同时包括其与旧语境假设间产生某种强烈的语境隐含.文章第四部分分析了SD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Ritchie脱离语境谈意义导致两种冲突的涵盖重叠现象.吸收并保留了Ritchie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又运用关联理论的原理对SD模式进行了重建,使之更具说服力.在第五部分,作者首先通过关联理论与缓释理论的结合探讨了会话幽默的制笑机制,指出心理压力的释放是可笑的最终原因.为使其论述更加系统全面,作者又通过综合运用缓释理论和优势理论分析了人们制造会话幽默的动机.第六部分是一个小结,指出会话幽默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希望该文能对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会话幽默;关联理论;SD模式;制笑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张国

2004

中文

H030

56

2006-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