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丁厚猛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文以初始体重为(64.4±0.21)g的杂交鲟幼鱼(西伯利亚鲟 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00尾/池(3.9kg/m3)、800尾/池(6.3kg/m3)、1100尾/池(8.7kg/m3)、1400尾/池(11.0kg/m3)四个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生长、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的影响,同时监测了4个密度池的水质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期间密度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有影响,随着的时间的推移,水温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整个养殖期间养殖水体的pH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养殖密度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密度越高溶解氧越低。氨氮含量和COD在各密度组间有差异,密度越高氨氮含量和COD越高。各养殖密度组的水质指标表明高养殖密度对水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养殖密度越大水质恶化越严重。  2、随养殖密度加大,杂交鲟幼鱼的死亡率增加,摄食率和饵料系数提高,但日摄食量降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影响显著,各密度组杂交鲟幼鱼最终体重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高密度组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和灰分含量增大,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则表现出减小的趋势。高养殖密度对杂交的生存、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  3、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细胞组成和生理生化均产生较大影响。养殖密度越大杂交鲟幼鱼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越高,但血红蛋白含量在密度组间无显著差异。杂交鲟幼鱼血清中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在试验前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后期则有相反的趋势。甘油三脂在试验后期有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则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  4、本试验测定了各养殖密度组杂交鲟幼鱼的血清中皮质醇、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的活力。在试验后期,养殖密度越高皮质醇和丙二醛的含量越高,而SOD活力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整个试验期间,溶菌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第10d和80d各养殖密度组溶菌酶活力有显著差异(P<0.05)。

杂交鲟幼鱼;养殖密度;幼鱼摄食;生长发育;生理机能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

李吉方

2014

中文

S961.5;S965.215

69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