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港城热力锅炉补给水混凝预处理试验研究及应用
锅炉补给水作为锅炉行业的血液,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此领域。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类膜技术的发展,锅炉补给水技术结合膜技术的应用,为提供高品质的锅炉补给水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新型锅炉补给水技术解决了一系列的传统锅炉补给水技术缺点,如工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但对新型的锅炉补给水而言,反渗透膜作为核心技术,因易于污染,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因此,良好的预处理是新型锅炉补给水技术达标产水的前提。 混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一种既方便又经济的预处理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达标处理。本文结合锅炉补给水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对混凝预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结合黄河自来水的水质状况,针对锅炉补给水进水指标,试验拟采用混凝+机械过滤器的组合方式对黄河自来水预处理。在动态条件下,试验重点考察絮凝剂种类对机械过滤器的影响,筛选出两种混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并通过对比考察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用量、混凝时间和过滤速度对机械过滤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混凝工艺参数:PAC的最佳投加量为3.0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15 mg/L,混凝时间15 min,过滤速度10 m/h;FeCl3的最佳投加量为3.5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15 mg/L,混凝时间15 min,过滤速度10 m/h。在此条件下,该预处理技术对原水浊度去除率达90%以上,产水COD含量小于2 mg/L,可完全达到后续工艺的进水要求。在混凝试验的基础上,试验以工程应用为原则,针对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日处理7000 m3黄河自来水的工业规模,对该预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和调整。通过理论上的工业计算:采用PAC作为絮凝剂,则PAC的日用量为21.0 kg,PAM的日用量为0.98 kg;采用FeCl3作为絮凝剂,则FeCl3的日用量为24.5 kg,PAM的日用量为0.98 kg。工业拟采用管道混合器一台。机械过滤器处理量66 m3/h,针对日处理7000 m3黄河自来水,拟采用5台多介质过滤器联用,为降低对机械过滤器的污染,每隔11个小时,进行一次反洗,反洗时间为10 min;并在达到预期混凝效果的同时,减少运行成本。
锅炉补给水;预处理技术;混凝技术;机械过滤器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化学与工程
高学理
2014
中文
TK223.75
54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