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我国贸易顺差及其调控措施

李奉强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着重分析了中国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形成的外因与内因,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诸多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条件等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作者认为应该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以奖出限入政策支持出口等惯常的出口贸易发展思路,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适时的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我国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并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未雨绸缪,积极完善我国各项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贸易顺差增长最快的时期,纺织产品和机电产品顺差明显;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顺差上,美国与欧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的来源国和地区;私营企业是顺差的主要缔造者。贸易顺差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有利有弊。其利在于:高额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很快,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有利于获取规模经济,推动经济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顺差的出现和扩大,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安全角度来看,考虑到贸易服务逆差和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维持适度的货物贸易顺差是必要的。其弊在于:高额顺差使外汇储备增加,中国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如美国国债等外国资产,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产生损失;也显示出国内的外汇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映出我国内需不足;同时,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究其原因,除有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的因素外,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消费品进口少,国内投资需求的减少与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整体呈上涨趋势,减缓了我国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从而导致顺差不断扩大。同时近年来我国国内产业,如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内生产能力迅速上升,部分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采购,导致进口减少,贸易顺差增加。此外,对外开放政策中包含的许多奖出限入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都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产生了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无休止地积累贸易顺差而不最终导致贸易体系崩溃。我国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可能持久,有秩序削减势在必行。在短期内,可供选择的策略通常有扩大进口(特别是战略资源和资本设备进口)和对外投资,转变外资的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提高出口效益。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鉴于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仍然处于高价位,但已经连续数年上涨的初级产品行情可望在近一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发生转折,中国国内经济降温将加快这一转折到来,我国不应急于在高价位上入市,而应当等待其价格回落。扩大资本设备进口应当限于必要的、国内无法生产的尖端设备和技术,不应损害国内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对外投资中,应当注意约束企业经理们借机扩大自己“王国”的冲动,避免我国对外投资沦为制造大堆烂账和资本外逃黑洞的大跃进。在长期内,我们有秩序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出路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国内消费需求,以调整进出口结构,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制订产业政策,激励企业创新,走出国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法制建设和市场完善,使企业转入科学的发展轨道,走上和谐发展之路。

贸易顺差;调控措施;出口结构;管理制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国际贸易学

邵桂兰

2008

中文

F752.01

118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