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种群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隶属于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属(Trachidermus),为小型降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野生动物重点保护二级水生动物、中国优先保护鱼类一级物种名录,于2004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本文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DNA序列及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和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方法分别对采自丹东、秦皇岛、文登、杭州湾、荣成、东营、大连、日本有明海等松江鲈群体进行了研究。 (1)应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4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松江鲈20组形态学参数及5个群体分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分节特征差异不显著;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较近的大连群体和秦皇岛群体存在较少的形态差异,同时,丹东和文登群体间形态差异不显著,这些差异仍属于种内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差异。 (2)利用基于电子探针(EPMA)的耳石Sr:Ca比初步开展了采自大连(野生群体)和东营(1个野生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等3个群体的松江鲈的生活履历及生活史类型研究。结果发现,松江鲈存在两种生活史类型,包括:海淡水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以及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或近海的非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该结果与传统的松江鲈为降河性洄游鱼类结论不同,为松江鲈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3)利用PCR技术扩增了丹东、秦皇岛、文登、东营、荣成、杭州湾、日本有明海等8个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在获得的854bp的D-loop全序列中,共发现51个多态核苷酸变异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松江鲈的中国与日本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显著,中国世系的各群体没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 (4)在8个群体松江鲈144个个体的控制区高变区486bp序列上,共检测到50个变异位点,72种单倍型,丹东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0.996),荣成群体最低(0.533);利用Kimura模型构建的NJ树显示:松江鲈8个群体内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单倍型类群,比较两两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发现,松江鲈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最大遗传距离出现在丹东与日本群体之间,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揭示松江鲈经历了近期群体扩张事件。 (5)扩增并测定了松江鲈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在1141bp的Cyt b基因序列中,47个个体出现了31种单倍型,8个群体有2个共享单倍型,共发现38个变异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松江鲈中国沿海群体和日本有明海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显著,两个世系分歧时间约为41万年前。 (6)对松江鲈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长度为572bp的序列片段,碱基含量的平均值为(%):A=28.8,T=23.9,C=23.8,G=23.5,11条序列片段共发现3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h=0.4909,π=0.12%。其进化速率最慢,最为保守。 (7)利用6个ISSR引物在3个群体85个松江鲈个体中扩增出的条带数目22~97不等,片段大小在0.2~2.5 kb之间,其中多态片段为324条。丹东野生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H=0.3507),秦皇岛人工繁育群体最低(H=0.2769),即松江鲈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人工繁育群体。秦皇岛人工繁育群体与丹东和文登两野生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4900;Gst=0.39646)明显高于丹东野生群体和文登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07240),而丹东和文登两野生群体间的基因流(6.40608)明显高于这两个群体与秦皇岛人工繁育群体的基因流(0.93266;0.76116)。 (8)利用8个SSR引物对黄河口松江鲈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个个体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具有8-15个等位基因,多态性适中,并具有较高的PIC值,表明东营松江鲈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雌、雄个体间没有产生显著的遗传差异,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并非仅存在于雌、雄个体间。
松江鲈;形态学;地理群体;遗传变异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渔业资源
高天翔
2013
中文
Q959.483
138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