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28698

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于虓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人有住宅,是每一个家庭的梦想。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除了高收入和部分中等收入家庭外,大部分的中低收入家庭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助,来解决严峻的住房问题或改善其居住条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安居工程起步。为了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在保障性住房发展的近二十年,经济适用房占有重要地位,在改善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抑制房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经济适用的数量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供求难以平衡;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分配中产生的权力寻租、国有资产的流失,政府投入与受益者的不匹配?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经济适用房的发展。为了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和群体的廉租房、公租房和限价商品房渐渐出现,从不同的侧面改善着居民的居住条件。保障性住房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作用下的结果,也有来自公平分配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住房过滤理论的依据。但是在青岛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到分配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例如建设中的土地和财政问题,分配中的申请条件、政府的失责,管理中的退出机制的不健全等。国内外有着许多的成功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的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和香港在保障性住房发面有着一些共同特征:立法的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持,土地的供给保障,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形式。青岛市可以在吸取前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剥夺的一项权利。解决好居民的住宅问题或改善居住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必要条件。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状况,寻找适合于青岛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可以从外部宏观环境入手,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立法体系和金融体系,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同时加强外部的监督力量,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具体的对策中,青岛市应该在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水平、住房种类和公平分配等方面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变化着的事情不断的调整政策,规划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监督体系;社会责任;市场秩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工商管理

2013

中文

F293.31;F299.27

49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