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客观的对区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预测未来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对制定区域的科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达16140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对潍坊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潍坊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为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为基础,建立了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37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其中,5个准则层分别对应DPSIR模型中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37个评价指标包括了GDP年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COD排放强度、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建城区绿化率等等。 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即分别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将两者的计算结果优化组合,得出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 应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值,从而得出目标层潍坊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值。研究得出: 1)目标层潍坊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0年评价值最高,为0.1015,这说明潍坊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效果显著,环境保护措施合理有效,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在驱动力因子中,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两项主要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800和0.2257。由此可见,合理的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控制驱动力因子关键。从评价值来看,从2005年-2010年驱动力的评价值一直处于波动的状态,这是符合潍坊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必须严格控制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驱动力因子在合理范围内; 3)压力因子是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重要因子,反应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其权重达到了0.2649。近几年生态环境压力缓解势头明显,评价值从2005年的0.2259下降到0.1253,这说明潍坊市的环保措施初见成效,尤其是针对压力因子中的两项重要指标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的严格控制,有效缓解了生态压力; 4)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分别表征了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的基本状况以及此状态对生态和社会的实际影响。从评价值来看,近几年的状态和影响都有了较好的发展。状态评价值从2005年的0.0962上升到2010年的0.2226。状态评价值的逐年上升说明生态环境状态越来越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影响评价值的上升趋势也较明显,从2005年的仅为0.0765上升到2010年的0.1742。这说明生态现状对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 5)响应因子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子,体现了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对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保护措施,响应权重是0.2928,是权重值最高的因子,体现了其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近几年环保投资比下降,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不稳定,引起了响应评价值的波动,但是日益缓解的生态压力和越来越好的环境状态及影响说明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环境保护措施积极有效。 最后,根据权重分析和评价结果,提出了潍坊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①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 ②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人才创新; ③加强政府管理,建设节约社会; ④加大环保投入,扶持环保产业。
DPSIR模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城市地区;层次分析法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王琳
2013
中文
X821;X826
72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