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26823

迟缓爱德华氏菌侵袭与粘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董雪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E. tarda是爱德华氏菌属中唯一可以感染人的种类。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粘附因子、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铁载体、溶血素、Ⅲ和Ⅵ型分泌系统都属于E. tarda的致病因子,但是E. tarda的详细致病机制还不明确。为预防和治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对E. tarda的致病机理深入研究。  在许多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病原菌可通过侵入宿主上皮细胞而引发系统性感染。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侵袭与多种毒力因子有关,包括侵袭素、粘附素、血凝素等。侵袭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产生,包括 N-端嵌在细菌外膜的β结构域和 C-端位于胞外与宿主细胞结合的结构域,在细菌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粘附素与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附着相关,一般包括菌毛粘附素和非菌毛粘附素;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发现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也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  为了探索侵袭素、粘附素和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在E. tarda致病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overlap PCR和由自杀质粒pRE112介导的二次同源重组成功构建了上述基因的缺失突变株Δinv、Δadh及Δtsh。首先,扩增inv、adh或tsh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利用overlap PCR分别将其上下游片段连接起来,克隆测序后与自杀质粒pRE112连接,依次转入大肠杆菌SY327和S17-1,并与E. tarda野生株H1进行接合;接合子中的重组质粒与基因组发生二次同源重组后,利用含10%蔗糖的TSA平板进行筛选,得到不含自杀质粒pRE112的inv、adh或tsh框内缺失突变株。同时,将携带有inv基因全长片段及启动子区域的表达质粒pACYC184电转化进入缺失突变株Δinv,构建了inv过量表达菌株inv+。最后,分别对上述突变株和过量表达株相对于野生株E. tarda H1在生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对EPC细胞的侵染能力、致病性、LPS合成以及胞外蛋白分泌等方面的性状改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与野生株H1相比,Δinv与inv+生长速度基本没有变化;Δinv对E. tard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以及对 EPC细胞内化能力均明显降低,而 inv+则明显增强;Δinv对斑马鱼的致病性降低,而 inv+则回复到野生株的水平;Δinv与inv+对LPS的合成以及ECP的分泌没有影响。  (2)粘附素缺失突变株Δadh生长速度没有变化,但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的抗性相对于野生株H1明显增强,可能与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结构的改变有关;同时Δadh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对 EPC细胞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斑马鱼的致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降低。  (3)相对于野生株H1,温度敏感性血凝素缺失突变株Δtsh对细菌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但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的抗性增强;同时,Δtsh的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溶血活性以及对斑马鱼致病能力均有降低。  综上所述,inv、adh及tsh对E. tarda的致病性都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影响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和溶血活性等方面,控制细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内化过程,并最终影响细菌的致病性,因此均为E. tarda的重要致病因子。

迟缓爱德华氏菌;致病机理;基因功能;突变株;斑马鱼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微生物学

张晓华

2013

中文

S917.1

89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