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26816

油酰海藻酸钠合成条件优化及纳米粒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李雪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海藻酸钠及其衍生物是细胞固定化、组织工程材料、药物输送、控释、微生物的固定培养、食品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证实,将海藻多糖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引入新特性,可以使其符合对应用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等的特定要求。而在本论文中,在海藻酸钠上进行了酰胺化修饰,并利用超声辅助自组装制备了油酰海藻酸钠纳米粒子,随后从形态学、稳定性等各方面考察了粒子的理化性质,最后实验分析了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行为。  首先在水相条件下合成油酰海藻酸钠纳米材料,通过交联剂EDC和NHS的作用下在羧基位置引入疏水油酰基团。随后利用红外光谱法验证酰胺键的生成和利用能谱仪测定N元素含量并计算所制备材料的取代度。然后进行响应面分析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以粒径和得率为响应值,得到最佳实验参数为:加入油酰胺与海藻酸钠质量比8.70,海藻酸钠溶液体积100ml,反应时间24h和反应体系pH值3.5。此时所制材料自组装纳米粒粒径为302.6nm,产率80.95%,并且经实验验证,此优化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试验结果,即产物的纳米粒粒度为318.2nm,产率81.77%。  选取所制纳米材料中具有不同疏水取代度的五份样品,在冰浴条件下超声辅助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子,分别记为 OA-a、OA-b、OA-c、OA-d、OA-e。利用动态激光散射、微电泳仪、荧光光谱、透射电镜等方法对纳米粒子的性质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粒径介于200-300 nm,形态近似为球形且较为完整的纳米粒子;在其水溶液中,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粒径均一,其zeta电势呈负,并且具有良好的储存和稀释稳定性。与取代度实验结果相联系,发现随着海藻酸钠酰胺化修饰的加强,所选样品疏水取代度增大(从12.7%增大到13.79%),所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子粒径减小(从485.20nm减小到284.74nm),纳米粒的临界聚集浓度减小(从0.0103mg/ml降为0.0043 mg/ml)。  以纳米粒溶液与一定浓度的BSA溶液混合孵育诱导吸附过程,而以稀KOH溶液重溶离心作解吸附处理,对OA纳米粒子对BSA的吸附行为进行表征。改变孵育时间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所有纳米粒子的蛋白吸附浓度均随时间的累计而增大,在12小时达到平衡和吸附最大值,且同一孵育时间下吸附量与纳米粒子粒径成反比。以OA-a、OA-b、OA-c、OA-d、OA-e为研究对象,改变孵育体系的pH值和加入BSA的浓度,构建吸附等温线,发现达到平衡时吸附浓度的大小与蛋白初始浓度、体系pH值成正相关;同一吸附条件下,与纳米粒子粒径成负相关。改变超声条件制备相同粒径不同取代度的三种粒子,记为OA-1,OA-2,OA-3,同样构建吸附等温线,发现平衡时吸附量与取代度呈正相关。在保持吸附条件一致时,吸附浓度最大值与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呈负相关,与取代度呈正相关,且吸附行为受粒径的影响较大,疏水取代度次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比较BSA在原始状态、吸附态和解吸附态下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吸附过程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SDS-PAGE电泳检测实验则证明了OA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和解吸附实验过程对BSA蛋白分子的大小、体积均无明显影响。

油酰海藻酸钠;合成条件;纳米粒;制备工艺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刘晨光

2013

中文

TB383;TQ261.1

69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