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烃胁迫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效应研究
本论文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将菲律宾蛤仔放置于浓度分别为0.1、0.2、0.4、0.8、1.6、3.2mg/L原油的水溶性成分(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crude oil,WSF)中研究了石油胁迫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有效性及菲律宾蛤仔内脏抗氧化酶(GSH-Px、GST、POD、SOD、CAT)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石油的生物有效性及石油污染对贝类的毒性效应。结果如下: 1.石油烃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⑴富集实验: 将菲律宾蛤仔暴露在不同浓度的石油烃中,于第15d取样测定生物体内石油烃的含量。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具有明显的富集能力。经过15d的富集,生物富集系数(BCF)随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富集系数分别为231.20、137.15、113.30、70.46、47.45、30.61。吸收速率随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别为1.54、1.83、3.02、3.76、5.06、6.53 mg/kg/d。 ⑵排放实验: 暴露实验结束后,将菲律宾蛤仔转移至清洁海水中进行10d的排放试验,结果表明:释放速率随水体石油浓度增加而增大,分别为2.16、2.39,2.57、2.83、3.24、4.63 mg/kg/d。经过10d的排放,0.1、0.2mg/L可恢复至正常水平,高于0.2mg/L浓度组不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2.石油烃胁迫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理 暴露实验进行了15d,分别于第1d、4d、8d、15d取样测定菲律宾蛤仔内脏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后将菲律宾蛤仔转移至清洁海水中,进行10d恢复实验,分别于第1d、5d、10d取样测定酶活性。 (1)暴露实验对各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从时间-效应关系分析:GSH-Px活性随时间总体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对GST活性的影响为:高浓度组(0.8、1.6、3.2mg/L)随时间总体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0.1、0.2、0.4mg/L)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对POD的影响为:0.1、0.2、0.4、3.2mg/L浓度组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0.8、1.6mg/L浓度组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不稳定变化。对SOD活性的影响为:0.1、0.2mg/L浓度组SOD活性总体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高于0.2mg/L浓度组SOD活性总体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对CAT活性的影响为:所有浓度组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从剂量-效应关系分析: GSH-Px活性总体呈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诱导的过程。GST活性呈现出不稳定性,第15d时3.2mg/L浓度组表现为诱导作用,其它浓度组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 POD的影响为:在第15d,1.6、3.2 mg/L浓度组表现为诱导作用,其它浓度组均表现为抑制作用,POD活性变化呈现出不稳定性。对SOD的影响为:0.1、0.2mg/L浓度组呈诱导-抑制的过程,高于0.2mg/L浓度组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过程。对CAT活性的影响为:短期内被诱导长期被抑制的作用。 (2)石油胁迫解除后,不同浓度组酶的恢复情况存在差异,表明石油污染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效应存在阈值范围。原油水溶液对菲律宾蛤仔内脏团GSH-Px活性显著影响的最小浓度在0.4~0.8mg/L之间,对GST活性显著影响的最小浓度在1.6~3.2mg/L之间,对 CAT活性显著影响的最小浓度在0.8~1.6mg/L之间,对POD和SOD活性显著影响的最小浓度>3.2mg/L。 3.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IBR)将不同水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整合,能够综合客观评价污染状态。将暴露阶段第1、2、4、8、15d菲律宾蛤仔内脏团 IBR与石油烃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215、0.8265、0.9671、0.5973、0.1533,由此可知在第1d,2d,4d IBR与石油烃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第8d,第15d时IBR与石油烃浓不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表明IBR可以较好的反映短期石油暴露对贝类的毒性效应,对于开展海洋溢油污染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烃胁迫;菲律宾蛤仔;生物有效性;毒性效应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态学
唐学玺;陈碧鹃
2013
中文
X171.5
66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