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26755

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王小林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和环境调查数据,分别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区系特征和种类组成,资源量、优势种和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分析(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分析了鱼类群聚的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环境因子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空间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89种,隶属于12目46科74属,除孔鳐为软骨鱼类外,其余种类均属硬骨鱼类。按适温类型分析,暖温种45种,占总种数的50.56%;暖水种31种,占34.83%;冷温种13种,占14.61%。按栖息水层分析,底层鱼类72种,占80.90%,其余为中上层鱼类,占19.10%。各适温类型和栖息水层鱼类种类数随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2.海州湾及邻近海域5个航次鱼类相对资源量的变化显著,平均相对渔获质量为10744.32g/h,变化范围为2648.95~19240.14g/h,平均相对渔获尾数为1743.88ind/h,变化范围为588.80~3198.80ind/h。,均为3月最低,7月最高。  3.各个航次的优势种的种数和种类组成各不相同,种类数从4~9种不等,且种类组成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春季月份主要以冷温性种类为主,夏秋季月份,暖水性和暖温性鱼类开始逐渐成为主要优势种,冬季12月份优势种则以暖温性种类为主。方氏云鳚和尖海龙在全年5个航次的调查中4次成为优势种。  4.从时间变化来看,调查海域鱼类种类数介于41(3月)~64(9月)之间,种类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4.66(7月)~6.94(9月),均匀度指数 J′变化范围为0.63(5月)~0.71(12月),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47(3月)~2.90(12月)。从空间变化来看,除均匀度指数,种类数、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3、5、7和9月份均呈现外部水域低,近岸水域高的分布趋势,而12月份的分布趋势恰好相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水温和水深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5.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大致可分为4种群落类型:东北部深水区群落(5个航次的群落组Ⅰ),靠近湾顶的近岸群落(12月群落组Ⅱ),南部鱼类群落(3月和12月的群落组Ⅲ,9月群落组Ⅱ),混合群落(5月群落组Ⅱ,包含靠近湾顶的近岸群落和南部鱼类群落)。ANOSIM检验表明,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站位组间及两两间比较均差异极显著(R=0.45~0.99,P<0.01)。  6.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底层温度和水深是影响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盐度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鱼类群落;时空变化;环境因子;空间格局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任一平;徐宾铎

2013

中文

S931.1

92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