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依据2011年3、5、7、9、12月份在海州湾进行的五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以及同步采集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海州湾三种适温类型的鱼类(即暖温性、暖水性和冷温性鱼类)及其代表鱼种在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ArcGIS软件绘制了鱼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并通过建立GAM模型(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探明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75种鱼类,分属于13目38科59属,其中暖温性鱼类有47种,占整个鱼类种数的63%,综合考虑生物量、丰度和出现站位百分比,选取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相对重要指数为519)为该组的代表鱼种;暖水性鱼类有21种(占28%),其中优势度最大的鱼种是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相对重要指数为2858);冷温性鱼类仅有7种(占9%),优势度最大的是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相对重要指数为3184),该鱼种也是整个鱼类群落的最优势种。 经过初步筛选,从20个环境因子中确定了7个用以构建GAM模型,分别是月份(month)、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底温(BST)、底盐(BSS)、水深(depth)和底层溶氧(BDO),其中月份作为一个必要的影响因子保留在所有模型中。各模型表达结果显示,影响暖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经度和底层溶氧,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底温,生物量在12℃左右取到最大值,在12℃两侧随着温度的增大或减小生物量都减小,并且右侧的下降幅度比左侧大;影响暖水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水深、经度和纬度,贡献率最大的是月份,在12月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其他月份相差不大,其次是底温,在12-20℃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在20℃附近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影响冷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水深、底层溶氧、纬度和底温,影响度最大的是水深,在10-40m水深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次也是底温,5-12℃范围内生物量变化极小,12-25℃范围内呈急剧下降趋势,在5℃左右取到最大值。 对于优势鱼种来说,影响六丝钝尾虾虎鱼分布的环境因子有四个,分别是月份、经度、底盐和纬度,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月份,12月份生物量最大,7月最小;对尖海龙的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有7个,待选的所有因子都包含在内,贡献率最大的是底温,在5-25℃范围内生物量逐渐增加,其次是月份和纬度,3月和12月的生物量最大,9月最小,并且在调查海域的纬度范围内,随着纬度的升高尖海龙生物量逐渐增大;经过筛选,影响方氏云鳚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也有四个:月份、水深、底温、底盐,其中水深是影响度最大的因子,在10-40m水深范围内,随着水深的加深生物量逐渐增大。 本研究发现,水温、月份和水深是影响海州湾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三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并以水温的影响程度最大,各鱼种在湾内分布在其最适生存环境中,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渔业资源;空间分布;环境因子;生物量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任一平
2013
中文
S931.1
64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