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岸海域浒苔绿潮暴发区水质特征研究
2007至2012年,我国黄海海域连续6年暴发大面积浒苔绿潮,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黄海海域绿潮发生频率及生物量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苏北紫菜养殖筏架区及其附近海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北紫菜养殖筏架区温盐、营养盐连续一年的变化规律,及其外围海域温盐、DO、pH、Chla、营养盐的平面分布特征。以期研究该海域适宜浒苔的大量增殖的环境条件,及浒苔绿潮暴发对研究海域水质(主要是营养盐)产生的相应影响。主要内容包括: 1.对苏北紫菜养殖筏架区进行持续一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筏架区温度的年变化为2.75℃~27.88℃。其中,5~6月处于浒苔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15℃~25℃)内,此期间为浒苔绿潮的暴发阶段。研究区域盐度的年变化为27.51~32.60,均处于浒苔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内(26~32)。筏架区受到陆源输入的作用显著,营养盐常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DIN)。此外,该区域的紫菜筏架为浒苔提供了适宜的附着基,加之浒苔微观繁殖体可以在长达数月的低温条件下存活,所以该海域极适宜浒苔(包括其微观繁殖体)的常年存活,极可能是近几年来黄海浒苔绿潮暴发的潜在源。 2.通过2012年3月至9月对江苏近岸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的调查数据,对各环境因子的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温度整体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盐度则表现出近岸低远岸高的特点,其主要受到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海区pH处于8~8.3之间,处于适宜浒苔生长的pH值范围内。无机态营养盐(DIN、PO4-P、SiO3-Si)均表现为河口区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由于该海域沿岸分布着大量的渔业养殖区,鱼类的饲料、粪便等导致近岸海域DON和DOP的含量也较高。当近岸筏架区的浒苔漂至此海域,该海域充足的营养盐为浒苔暴发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从而导致了浒苔的大量增殖。浒苔对N、P无机态营养盐的大量吸收,研究海域N、P无机态营养盐的浓度降低,SiO3-Si的变化则不显著,说明浒苔对SiO3-Si吸收不明显,SiO3-Si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到附着在浒苔表面硅藻的吸收作用所致。 3.选定一块浒苔绿潮流经的海域,对浒苔的覆盖面积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浒苔覆盖面积的增加,该海域盐度、pH变化不大,且均在浒苔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浒苔覆盖面积与温度呈正相关性,说明浒苔生长温度效应较明显;随浒苔覆盖面积的增加,DO浓度逐渐降低,而DO的饱和度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也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这与浒苔抑制其他浮游植物的生长有关;TDN、TDP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DON逐渐降低,DIN变化不大;DOP变化较小,PO4-P逐渐降低。由此可以初步推断,浒苔的大量增殖可能导致了水体DIN与DON以及PO4-P与DOP的转化作用,具体过程有待进一步验证。 通过SPSS软件对选定海域的多个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环境因素中包括无机态营养盐、盐度、pH、DO在内的“陆源因子”是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包括温度、有机态N营养盐;第三主成分包括Chla及有机态P营养盐。
近岸海域;浒苔绿潮;水质特征;分布规律;营养盐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应用化学
石晓勇;韩秀荣
2013
中文
X55;X131.2
79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