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潮间带生物资源修复的探讨
人类的各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海洋生物区系产生了冲击,许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的地方已出现生物绝灭,水产资源亦日益匮乏。这对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以至人类生存都形成了巨大影响。可是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仍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人类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及时修复并合理开发被破坏的海洋环境。在服从于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在群落演替理论指导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技术手段,人为干预遭破坏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方向,恢复或者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使其达到良好的自维持状态。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验结果,就如何对典型的淤泥质海岸进行生物修复作出了相关探讨。先期的定性、定量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均按照国家海洋监测规范进行。基底调查后进行了许多生物修复的室内、外试验,这里仅对细菌的作用和双齿围沙蚕改造沉积物的能力做了重点介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修复方法。
调查潮间带的生物种类已经明显减少,生物对垂直和水平生态位利用不充分;营养结构亦不稳定,不同海区的具体结果如下:
驴驹河海区潮间带采集到现存大型底栖动物22种,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鱼纲等六大类。调查区域的现存生物量为661.46 g/m<'2>,生物密度为359.38 ind./m<,2>。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3.48 g/m<'2>,占总生物量的94.26%,为优势类群,明显高于其他类群。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42.02 g/m<'2>(去灰干重)。部分区域的表层生态位竞争较激烈。4个营养级间的实际生态效率小于10%,能量流动不合理。
高沙岭潮间带的状况比驴驹河潮间带的差。共采集到现存大型底栖动物16种,分属于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腕足动物门等4个门类。调查区域的现存生物量为119.24g/m<'2>,生物密度为190.00ind./m<'2>。软体动物的量仍然很大,但是所占生物量比例减少到了68.89%。次级生产力的值为14.80g/m<'2>(去灰干重),明显小于驴驹河的。生物种类较少,各站点生物量差异较小,空间生态位的竞争比驴驹河的小。由于较高级别的生物没有采集到,营养级数量少了,能量流动仍不合理。
为了充分利用生态位,建立合理稳定营养结构,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生物修复:1.泼洒外源细菌或促进土著细菌生长,利用微型食物环增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效率,并增加初级生产力;2.移植较大型植物(如,大米草和浒苔等)填补本潮间带空白,去除污染并增加初级生产力,保证物质和能量的供给;3.移植沙蚕等底栖动物,例如实验表明,双齿围沙蚕摄食效率为0.48mg/(mg·d),具有一定改造自然沉积物的能力,并能促进其他生物生长,可用来改善底质物化性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容纳量;4.抑制四角蛤蜊生长,引进其他生态位的贝类,如毛蚶,蛤仔等;建立浅海人工渔礁及合理放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维持生态结构稳定。本次潮间带的调查、分析填补了渤海湾在这方面的资料空白;生物修复后,可实现生态.经济相耦合的良性循环,并可为相似海区的生物修复提供技术等参考。
潮间带;生物修复;底栖动物;海洋生物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孙英兰;董景岗
2005
中文
P748;X37
45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