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下的思索——破解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当前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共同参与企业治理的理念比股东利益至上的单边治理更为公平合理,但作为新生事物,该理论亦遭到不少学者在理论、实践方面的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其实源于一个从现实中发现的事实,之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若干困境,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学者用常识解释事实。本文以破解利益相关者理论当前的几个困境为明线,以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为暗线,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严谨的科学方法论进行推理论证,深入分析在利益相关者理论逻辑下的相关治理问题,并以之解释了财权分配、财务监督、会计监督等相关问题,以期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全文共分为七章:首先明确界定能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财务目标——利益相关者总体价值增值最大化,以走出其“目标模糊不可操作”的“目标困境”。针对“谁是利益相关者,谁应参与企业治理”的质疑,笔者尝试对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资产进行定价,得出“企业资产投入价值公式V=(Ex/SP)f”,以走出“利益相关者界定困境”。面对“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将造成团队道德风险、最终以牺牲团队效率为代价”的批评,笔者运用规范分析发现股东利益至上逻辑下的相机治理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并未如愿达到“相机”的目的,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利益相关者控制权的“相机治理”。笔者从其失效原因及资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中得出如下结论:控制权的转移在逻辑上应与其所依附的资产价值相联系,引起“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的关键变量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资产价值及其积累。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团队道德风险地形成其实源于现代企业理论中一个经典的原则——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从风险地制造与承担、资产自身权力的角度,笔者认为让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权相对应才能最有效地激励团队产出;由此笔者得出了利益相关者间的收益分配方法,并给予浅显的技术分析。在分别从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角度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以期走出所谓“效率困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按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自然形成的现实治理结构与其所归属的企业类型之间存在实质与形式的不一致,笔者认为“根据治理实质重新划分企业类型并实行分类治理”是有助于实现治理目标的可行思路,并进而论证了利益相关者相互间的财务监督、会计监督。最后,针对国际化潮流下各种治理模式趋同的现象,笔者指出是对治理模式的研究方法而非单纯的研究结果在趋同,故有效率的研究思路是先确认究竟有那些外生变量在起作用,再运用实证分析研究它们的作用大小是否趋同。最后一章是主要观点梳理及本文的不足。
利益相关者;资产专用性;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治理结构;财务监督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会计学
王竹泉
2005
中文
F271;F231.6
52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