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647194

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非线性作用机制初探

李强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该文利用现有的JEDAC、NCEP、COADS等资料,分析了PDO现象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大气风场对PDO现象的贡献,风应力的变化对PDO为一正反馈作用.根据PDO现象的上述特征,建立了一非线性海气耦合模型以解释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这一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中纬度纬向风异常引起的Sverdrup输运对该地区热量年代际尺度上的收支起重要作用;高纬和低纬的温度差是维持中纬度异常风场的重要因素.当该温差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海气耦合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会产生异常风场的突变.风场的异常变化又会重新改变高纬和低纬的热收支,从而产生不连续的耦合的振荡,这一振荡的周期是年代际尺度.因此,中纬度太平洋自身也可以产生年代际的振荡.并且这一海气耦合机制同样适用于大西洋.另外,这也同时表明10°N-20°N上层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并不完全是由潜沉作用引起的.热带太平洋与中纬度存在相似的年代际变化,也存在类似PDO准20年和20年以上周期的异常信号,NINO3指数和PDO指数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并且热带太平洋东、西海分别与黑潮延伸体处的上层热含量异常成正相关和负相关.根据中纬度海气耦合系统的分析,太平洋低纬度上层热含量也存在年代际的变化,并且与高纬度存在负相关.这一区域热含量的异常会影响赤道区的东风,从而产生在热带太平洋东西部的热含量异常的年代际反位相振荡.ENSO等短时间尺度现象的调制作用对赤道海区东西反位相振荡的贡献不可忽视.因此热带太平洋准20年及20年以上年代变化的源地可能是在中纬度.另外,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和温跃层还存在准10年际的西行信号.

太平洋年代际变化;非线性;海气相互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物理海洋学

吴德星

2004

中文

P721

59

2005-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