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劲性水泥土旋喷搅拌桩关键技术与承载机理研究
提出的变截面劲性水泥土旋喷搅拌桩(SRC桩)兼有旋喷和搅拌工艺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可根据需要改变桩身截面和插入劲性芯材,使桩身强度及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复合桩在抗压和抗拔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这种桩型并探讨其承载机理,研发了成桩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利用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其抗压和抗拔承载机理,提出了考虑位移协调的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介绍了采用SRCP工法完成的两个典型的工程实例。
研发了SRC桩成桩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并实施了工艺试验。施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实现一机多用。旋喷技术使变截面更容易,施工机具和施工工艺相对简单;通过旋喷和搅拌的结合,水泥土桩和刚性桩的结合,可以发挥两种工艺和两种材料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能够以相对经济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桩径,能够大大提高钻进能力;钻杆喷射结合叶片喷射旋喷搅拌钻头施工工艺,其返浆量相对较小,具有更广泛的地层适应性,属于节能环保型工艺。
提出了模型试验砂土地基饱和方法,可在试验结束后剖开模型地基观察破坏形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等截面桩与变截面桩地基的破坏形式均为局部剪切破坏;具有一个扩大盘的变截面桩或扩大盘间距较大的变截面桩,位于扩大盘的下部土体发生压缩和局部剪切破坏现象,扩大盘上部的土体则发生梨形滑落现象,这部分的桩侧摩阻力不应计入承载力;扩大盘间距较小时,上下两个扩大盘之间的土体与两个扩大盘成为一体,在计算承载力时可以将这部分看成桩径与扩大盘直径相同的等截面桩;等截面桩与变截面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相似;对于桩顶荷载,变截面桩的桩侧荷载分担值(包括桩侧摩阻力和扩大盘端阻力)均远大于桩端荷载分担值;扩大盘的位置对承载力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三个扩大盘的变截面桩承载力大于两个扩大盘的变截面桩的承载力,但结果相差不大;变截面桩的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承载力不小于与扩大盘直径相等的等截面桩,说明变截面桩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扩大盘承担的荷载增加显著,扩大盘以下桩身的轴力因扩大盘承担大部分而骤减,但是,降低幅度与扩大盘的个数、位置及间距有关。
数值模拟阐述了加载过程中SRC桩的承载特性。等截面桩的塑性破坏区主要集中在桩端周围,设置扩大盘后,桩的位移场和塑性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出多支点摩擦-端承桩的承载特性;扩大盘取代了桩端的核心地位,承担了大部分荷载,成为应力集中区,桩端承载力的发挥出现明显滞后,塑性破坏区集中在扩大盘周围出现并随着荷载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当两个扩大盘间距较近时,随着荷载的增加,上下扩大盘的应力场出现叠加现象;随着两个扩大盘间距的加大,两个扩大盘各自形成应力集中区并随着荷载的增加各自形成塑性破坏区,但上盘塑性破坏区要大于下盘塑性破坏区,而桩端也形成一个较小的塑性区,这时,可以看做两个单个扩大盘独立发挥作用;扩大盘越向上设置,其作用越早开始发挥,相应的桩端发挥作用越迟。
SRCP工法亦可用于小型抗拔桩(抗浮锚杆)的施工。SRCP工法有效改善了锚土界面特性。采用SRC工法施工的抗浮锚杆现场抗拔承载力试验及数值模拟表明,锚土界面特性的改善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显著;采用变截面工艺大大提高了侧阻力,与传统泥浆护壁工艺和单纯改善锚土界面特性工艺相比,不仅有效提高了极限承载力,而且相同荷载对应的位移显著减小;在荷载水平较低时,单纯改善界面特性对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即使在荷载水平较低时,变截面的采用也可以同时减小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与传统泥浆护壁工艺相比,改善锚土界面特性后锚杆粘结强度标准值提高至3.0倍以上,采用变截面工艺后提高至3.5倍以上,而实际单位造价仅分别增加约20%和30%,预计总造价降低50%以上;SRCP工法施工效率可提高至传统泥浆护壁工艺的10-20倍;锚土界面强度越高、扩大盘直径越大,抗拔承载力越高,相应的位移越小。
为了考虑位移协调问题,提出了导入桩侧破坏摩阻力和桩端破坏阻力不同发挥系数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并给出了等截面桩和变截面桩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式。在分析变截面桩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抗压和抗拔SRC桩的设计思路。
介绍了SRCP工法在抗浮工程中应用的两个典型实例。工程实践表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该工法解决抗浮问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变截面劲性水泥土;旋喷搅拌桩;施工工艺;桩基承载力;位移协调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环境工程(环境岩土工程)
杨俊杰
2011
中文
TU473.11;TU753.3
161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