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溴联苯醚(BDE-47)对两种海洋桡足类的毒性影响
本文以BDE-47作为研究的目标污染物,以我国近海常见的浮游桡足类太平洋真宽水蚤和底栖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为实验研究对象,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测定96 h-LC50。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的BDE-47暴露下,两种桡足类摄食、代谢(呼吸和排氨率)、生殖发育、抗氧化防御系统、脂质过氧化及 DNA碱解旋的毒性变化,探讨BDE-47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为今后开展海洋环境中PBDEs的生物监测以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共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了BDE-47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性毒性,测得BDE-47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96 h-LC50为57μg/L,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96 h-LC50为851μg/L,日本虎斑猛水蚤对BDE-47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太平洋真宽水蚤。 第二部分研究了BDE-47对两种海洋桡足类摄食率、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毒性影响。BDE-47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能量的摄入和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两种桡足类的摄食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其中太平洋真宽水蚤的摄食在中等浓度下受到促进,而日本虎斑猛水蚤表现为高浓度受到明显抑制。太平洋真宽水蚤的耗氧率在高浓度下受到明显抑制,而日本虎斑猛水蚤耗氧率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浓度下促进作用明显。太平洋真宽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排氨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BDE-47对两者的排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比两种桡足类能量的摄入和代谢活动,日本虎斑猛水蚤明显高于太平洋真宽水蚤。 第三部分研究了 BDE-47暴露对两种桡足类 SOD、GST、GPx活性、GSH含量、MDA含量和DNA碱解旋的影响。BDE-47暴露96 h过程中,太平洋真宽水蚤各浓度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受到明显抑制;随暴露时间延长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GSH含量和GPx活性低浓度下先升高后降低,而高浓度则相反;MDA含量增加并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NA碱解旋F值均低于对照组,在0-36 h内下降,36 h后下降趋势不明显。日本虎斑猛水蚤SOD活性随时间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GST活性和GSH含量低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浓度下 GST先升高后降低,GSH则先降低后升高再将低;GPx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24 h后各浓度组的MDA含量基本上高于对照组,且呈现随BDE-47浓度升高MDA含量降低的趋势;DNA碱解旋F值均低于对照组,并随时间先降低后升高。 第四部分研究了BDE-47对日本虎斑猛水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毒性影响。BDE-47暴露作用下,日本虎斑猛水蚤从无节幼虫到成体的发育时间在中等浓度下明显延长;高浓度的BDE-47明显抑制了日本虎斑猛水蚤10天和24天时的存活率;雌体产无节幼虫数明显减少;高浓度的BDE-47作用下雌雄比下降。
四溴联苯醚;海洋桡足类;毒性实验;风险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态学
朱丽岩
2013
中文
X171.5
72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